亭阁
在黄山的登道两旁,历代多建有风景凉亭,供游人休息揽胜。旧山志记载,全山有亭阁40余处,今多已废除。1949年后,逐年整修和新建了一批亭阁及门坊,以下选记部分。古亭踪迹,列表附后。 【黄山门坊】 位于黄山南大门,距离汤口约1公里。系两层牌楼,高约12米,宽约10米,4根立柱,飞檐翘角,雕樑画栋,气势雄伟,十分壮观。为黄山南路进山必经之地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,舒同题写匾额“黄山公园”,现坊额“黄山”二字为1963年陈毅来山时所题。旁边有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、黄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碑。对面可观清潭峰、紫云峰等名峰胜景。 炼玉亭 位于艺海楼(黄山对外文化艺术中心)前温泉花园中,为古祥符寺旧址。始建于1958年,竹制八角风景亭。亭以李白“仙人炼玉处,羽化留遗踪”的诗句命名,匾额“炼玉”二字,为李一氓手书。竹亭周围点缀水池假山和花圃。 翼然亭 在温泉右上侧的断桥(即小补桥)上,旧称揽胜亭。1965年,董必武借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中“有亭翼然,临于泉上”之句,取名“翼然亭”,并手书亭额。 观鱼亭 在黄山宾馆门前,汤泉溪畔,建于1958年。亭前水池内有假山,泉水自假山内管道喷出,池中养鱼。大雨后,凭栏观汤泉溪中急流奔腾,如千军万马呼啸而过,蔚为壮观。 桃源亭 在桃花峰西北麓、青化桥附近山岗上,建于1964年。亭高7米,上下两层,面积80平方米。二楼平台,玉石栏杆,外形六柱六角,绿色琉璃筒瓦盖顶,造型优美,亭额为郭沫若手书。登亭远眺,桃花溪两旁的美景尽收眼底。 妙妙亭 又名从容亭,位于慈光阁至玉屏楼途中,在金砂岭上,建于1964年。亭高6米,砖木混合结构,6根石柱,亭内面积约10平方米。因亭位于登山盘道旁,游人至此小憩,四面观景皆妙,故名妙妙亭。亭额为原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手书。 半月亭 又名月牙亭,位于慈光阁到玉屏楼道中,在朱砂峰麓中沟南岸。原有古亭湮没,1981年在其旧址上重建。因亭似半月形而名。亭台20平方米,高5米,砖石混合结构。 立马亭 在朱砂峰下。因面对立马峰,可观峰壁“立马空东海,登高望太平”10个石刻大字,故名立马亭。亭建于民国时期,石结构,高4米,面积约10平方米。 邀月亭 在温泉到汤岭关途中,位于醉石附近。建于1985年,由安徽省建筑设计院设计,浙江温岭朱士连工程队施工,投资3万元。二层砖石结构,六角攒尖顶。 观瀑亭 在温泉至云谷寺道中。建于1965年,为六角风景亭,登亭可眺紫云峰与清潭峰间的百丈泉瀑布,故名。亭额为1965年5月29日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手书。亭高6米,砖石结构,亭内面积6平方米。 入胜亭 位于云谷寺去北海道中,在白砂矼。建于1962年,砖石混合结构,六角风景亭。亭高5米,面积15平方米,过此亭后多有佳景,故名入胜亭。 曙光亭 原名文光亭。在北海宾馆对面狮子峰背上,下临散花坞,面对始信峰。至此可观日出看曙光,故名曙光亭。 排云亭 在西海门。条石结构,长方形风景亭。高4米,面积20平方米,建于民国29年(1940年)。西海云雾多在此亭之下,故名排云亭。亭前有铁索石栏,石索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连心锁,堪称黄山一大奇观。立于亭前,可以饱览落日晚霞和倒挂靴、仙人晒鞋、武松打虎等巧石。 行知亭 位于光明顶至西海途中,在飞来石下。原名双硌亭,后为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(安徽歙县人)改名为“行知亭”。建于1985年4月,由徽州古建公司设计,投资1.5万元。条石结构,亭高约3米,面积9平方米,可供游客观赏风景和避雨休息。亭柱有联: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”亭旁有碑,正面刻有陶行知名言:“行动是老子,知识是儿子,创造是孙子。”背面略述陶行知生平事迹。 海心亭 位于天海。二层条石结构,建于1988年,投资14万元,由浙江温岭朱士连工程队施工。海心亭原在光明顶下天海的平地处(天海四合院附近),为民国18年(1929年)由太平人陈少舟捐助所建。 【黄山胜境坊】 位于九龙瀑入口处,山岔村村口。清乾隆帝欲游黄山,两江总督高晋为此从山岔整修游览步道至云谷寺,并建迎驾门坊。坊额“黄山胜境”四字为高晋手书。原门坊毁于“文革”期间,坊额虽有所碎损但大体完整。20世纪90年代初,乡民开发九龙瀑时,嵌筑原坊额于现入口处,另新建一座门坊,高约8米,宽约4米,坊额由张脉贤所书。 问余亭 在黄山东麓碧山村头。相传李白至碧山访胡晖,曾问路于村头,后人特建问余亭。亭联为:“绿柳桥边山径,青莲马上诗机。” 拙亭 在步仙桥附近,形状朴拙。1988年修建白云新道时,为避免工程碎石破坏路边植被,建筑工人将碎石移至桥旁小山头建成此亭。 头道亭 旧称下刘门亭。在松谷庵至北海道中,距松谷庵1.5公里处。游人从北路入山,过松谷庵蹬道,多在此小憩。因是北路登山途中所经第一亭,故名头道亭。 二道亭 旧称中刘门亭。在宝塔峰旁。过二道亭后,蹬道越来越险。约2.5公里,可至三道亭。 三道亭 旧称上刘门亭。在书箱峰畔。 松谷亭 在芙蓉居与松谷庵之间。古亭于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被山洪冲没。嘉靖二十四年,重建于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。立亭可眺望松谷庵四周风景。 廿字亭 又名乌龙亭。位于松谷景区龙虎石上。亭内石柱上刻有20字楹联: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,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。此20字为民国时天德圣教教义。亭外石柱有楹联云:四面云山绕二水,一潭星月照孤亭。
已废古亭一览表
上一条: “立马空东海,登高望太平”
下一条: 桥梁
|
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主办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2294号 皖公网安备34100302900001号
电话:0559-5580327 Email:huangshangov@163.com 访问量:
建议使用:1280*720以上分辨率,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